请问对于这样困难群众的隔离费用,政府能否进行统一兜底?
时间:2020-03-15 来源: 客户服务部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打印:打印
[新华社记者]
为确保复工复产安全,一些城市规定返工人员必须先进行两周的隔离观察,部分人员要求在酒店等指定地区隔离。前段时间有报道说,一对外出务工的夫妇隔离14天以后要缴纳6000多元的食宿费,这笔费用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非常高的,但他们如果不返工又可能因此造成返贫。请问对于这样困难群众的隔离费用,政府能否进行统一兜底?谢谢。
[财政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社会保障司司长 符金陵]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各地的人员,我们目前的政策是这样的:由急难发生地给予直接的救助,由其所在的地方根据人员的具体困难情形,包括滞留的时间、当地的生活成本等等,将其纳入临时救助政策的范围,所需要的资金由地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和地方安排的资金来统一解决。目前据我们了解,这方面在各个地方执行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武汉等地封城以后,一些临时来湖北的外地人无法返回家乡,有媒体报道,滞留武汉的外地人每人可获得3000元的临时补助金,请问这3000元补助金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滞留人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申请?哪些人符合领取标准?还有哪些措施保障临时陷入困境的外来人员的基本生活?谢谢。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 刘喜堂]
感谢您的提问。正如您刚才提到的,疫情发生以来,因为采取交通管控等措施,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比较多,一部分人员生活上陷入困境。对这个问题,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这次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通知,对这个问题也专门做了部署安排。对陷入困境的外来人员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在住宿、饮食等方面遭遇临时困难的,根据其生活需要,提供临时的住宿、饮食等帮扶。第二种是对受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主要是发放现金补助的方式。关于滞留武汉的外地人的救助情况,1月29号民政部曾对地方做了部署,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通知发出之后,地方快速落实。1月31日,武汉市民政局根据民政部部署,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对非本市户籍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感染新冠肺炎导致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按照当地低保标准,也就是武汉市低保标准的4到6倍直接给予临时救助。2月22日,武汉市民政局又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开展滞留在汉外地旅客临时生活救助的通知》,对生活困难的一次性给3000块的补助,当时是按照一天300元,先按10天来计算。2月27日,武汉市防指又出台了《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汉的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对外地滞留在武汉人员的一系列帮扶救助方案。
截止到3月13日晚,武汉市一共设置了69个安置点,累计安置了4843人,累计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5839人,1609.8万元。这是截止到昨天晚上的数字。目前这个工作还在进行,昨天一天安置了210人,给693人发放了临时生活救助金。其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帮扶,从兜底保障的角度,主要是这两项措施,一个是给予安置,一个是给予现金救助。您刚才还提到领取的渠道,武汉市民政局出台政策之后,为了方便群众及时申请救助和帮扶,采取了多项措施。困难群众可以通过社区和街道来进行申请,也可以通过拨打武汉市和各区的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来进行申请。武汉市民政局还开发了一个二维码小程序,在武汉市民政局的官网上可以下载。